第二章专门分析中国蔬菜对亚洲市场的出口。研究从目的、内容和方法入手,深入剖析亚洲国家的蔬菜生产与消费特征,评估中国出口的总量、价格、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。接着,对亚洲消费市场进行细分,运用理论与实证方法,探究利益结构,并提出相应对策。
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深入研究,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”(课题编号:70572046,2006-2008年,主持人为安玉发)为依托,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《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细分研究》中得以展现。
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细分的深入研究书籍,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,属于第一版,发行日期为2009年1月1日。全书共有238页,以简体中文编写,采用16开本设计,既便于阅读又便于携带。该书的国际标准书号为ISBN 9787811176094,同时还有另一个版本号为7811176092,方便读者查找和购买。
1、步入21世纪,食用菌的前景更加广阔,有望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。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的数据,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,坐拥全球首位;到2010年,这一数字更是激增至2000万吨,占全球产量的70%。
2、在世界食用菌的宝库中,宋朝才子陈仁玉,这位进士出身的礼部郎中,于淳祐乙巳秋的佳日,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菌类专著——《菌谱》。这部著作不仅是对台州特产菌菇的详尽记录,如合蕈(因其香气与美味并举,被誉为众菌之首)、稠膏蕈、栗壳蕈等十一种,更是一部富含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百科全书。
3、背景采用了“金陵本”《本草纲目》的序言部分和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:三朱砂根、千年艾、绿毛龟。
4、主要旅游景区有孟庙、孟府、孟林、峄山风景区、明鲁王陵、上九山古村、凤凰山风景区、铁山公园、护驾山植物园、五宝庵山等。 邹城市主要种植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特产核桃、樱桃、食用菌等。形成了以煤炭、电力、机械制造、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,有邹城经济开发区、邹城工业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。
1、食用菌产品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,开发前景广阔。它们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能够提供均衡的营养,增强人体免疫力,预防疾病,并对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。例如,香菇、金针菇、杏鲍菇等不仅口感鲜美,而且具有抗癌、抗病毒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。
2、就业方向到食品类企业从事食用菌培育、食用菌生产、食用菌保鲜、食用菌加工、食用菌营销等工作。到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食药用菌教学、科研等工作。到农业生产单位,从事技术推广、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。食用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。
3、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。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由1978年的年总产5万吨,发展到2008年食用菌总产1600万吨。30年时间,增长了300倍,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。它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。我国的食用菌商品出口量达到世界的70%左右。在国内,食用菌产品也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主要食品之一。
4、而且能把废弃的木质纤维转化为有用物质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目前,世界上食用菌的食用量逐年增长,菌类种植前景广阔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菌类规模化种植技术,渐渐趋于成熟。
5、珍稀菇类如羊肚菌、灰树花、牛肝菌等价格高,但是人工栽培不容易,消费市场也不大,有的设施投资就很高,不见得当时就能挣到大钱,但发展前景广阔。平菇、香菇市场大,价格低,栽培起来容易,但是价格起伏较大,有时候栽培的多赔得多,也不见得能挣钱。从贮存时间选择。
日本是香菇的主要进口国之一。由于日本人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较高,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进口高品质的农产品,包括香菇在内。日本的香菇消费量巨大,因此也为全球的香菇出口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。此外,韩国的消费者也对香菇有着很高的需求,韩国的餐饮文化中经常使用到香菇。
近些年来,香菇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,并得到科学证实,香菇的消费量也随之增长,在世界菇类产量中居第二位,我国的香菇生产居世界首位,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出口产品。随着南菇北移,北方香菇产量逐年提高,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。
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,2018年,干香菇和干木耳出口金额占比超过70%。其中,我国出口干香菇153968吨,同比增长5%,出口总金额金额231954万美元,同比增长16%,平均单价15068 美元/吨,同比增长7%,占总出口金额的51%。